Wednesday, December 1, 2010

Westlife GRAVITY


結論:反复聽了幾遍Gravity,腦裡冒出的總結是:不再經典。
這是好事,Westlife不再是坐在圓凳子上唱情歌的愛爾蘭偶像男子組合,而是出道耕耘12年後繼續努力,並試圖衝出框框邁向轉型的男子歌唱組合。在全程參與專輯製作和創作的前提下,Westlife選擇走向比中板情歌的路線,並注入了舞曲的元素,但又不至於如Backstreet Boys的<Unbreakable>這般完完全全以舞曲為路線,把Nick Carter換作主唱,Brian和AJ居次,然後選擇將Mark換作主唱,由Shane擔任副唱,否則驚嚇度可能100分(12年了,改變太大會令人驚嚇多于驚喜),還會導致弄巧反拙。
不過,喜歡Westlife的人,會很滿意這張專輯的轉變;特為Westlife中版情歌而來的人,可能會覺得失望,就視乎個人心態。
如果說<Where We Are>突顯Westlife是主唱+合唱+和音的優秀多重組合,那Gravity應該會是獨唱+合唱+和音+舞蹈的多元化專輯,交足誠意之餘,也為下一張專輯的轉向留下伏筆。
希望下一張(第12張新專輯),可以走向100%原創,相信那將是對Westlife本身和歌迷的一份很好禮物。

1. Beautiful Tonight:
第一感覺是:此歌完全突顯Mark的歌唱技巧,特別是中段開始,感覺就是他在飆高音快歌(其實他肯定不覺得是高音),聽得很過癮。Shane的音域偏向中低,所以在唱快歌方面可能會比較吃虧,並不是沒有能力,而是在營造氣氛方面,Mark的歌聲還是佔優勢。
無論如何,這是一首很熱鬧的結婚歌曲(Shane說的),惟它確實並非我的杯中茶,而且,我不是很贊成發單曲。


2. Safe:
這是幾年來首度出現的原創主打歌,雖然很Westlife式,但是無論是詞、曲、編排甚至意境,還有MV的拍攝,都一再顯示了Westlife想要回歸原創流行音樂的決心,身為歌迷者一定會特別喜歡和珍惜,所以到目前為止我還是百聽不厭。
記得第一次聽時,被Shane接近岔氣的副歌部分嚇壞了,還以為他的聲音怎麼了,但原來這充其量是一種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現,看他現場演繹時就深深被打動,同時為自己對歌唱技巧的認識感到汗顏。它是,第二遍副歌後突然低八度的唱法,為歌曲帶來一個高潮前的緩衝點,完全不突兀,反而令人感到舒服,高潮迭起的鋪排很有現場感。
對於這首歌,我給予很高的評價——直逼五顆星的完美!


3. Chances:
Chances=抒情搖滾+翻唱歌曲。前者可接受,後者令人有點抗拒。沒有這個必要,畢竟這歌並非特別出色,也不是朗朗上口的,而且將其編排在第三首歌,顯示了Simon Cowell對Westlife的一定控制權還是存在,惟用了比較婉轉的方式,沒有將它列為第一單曲。
一首編曲音量大於歌聲的搖滾歌,難以呈獻Westlife的歌喉和技巧,慶幸的是在情感表達方面,Westlife還是保存了他們的這個強項,於是聽著聽著聽著……還是會覺得自己被一股悲傷籠罩著,緩慢而沉重的。
個人佩服的是Westlife的確是敬業的歌手,即便心裡抗拒,但還是接受了這樣的安排,並用心把它唱好,非常難得。只是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的妥協,好嗎?


4. I Will Reach You:
這是一首很棒的原創歌曲(Mark參與創作),輕快且富有激勵性,相信會是下一支單曲,尤其Westlife不想專注于慢板情歌時,這會是一個選擇。
這類節奏性強的歌曲,一樣可凸顯Mark的歌唱技巧,快而準地表達情感,而且年輕化不沉重,為這張專輯加了分,如Kian所說:做得好,Mark!


5. Closer:
很容易聽入耳朵、記在心裡及朗朗上口的歌曲,前段部分感覺有點傷悲,但是Shane的聲音很堅固地馬上打入我的心,讓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它是Westlife四人有份參與創作的歌曲,夾雜著搖滾元素的編曲方式,令這首歌變得生動,但沿著一貫的Westlife歌唱編排方式,第一段Shane、第二段Mark、第三段Shane、第四段Shane/Mark……讓這首歌保留了Westlife情歌元素,但卻帶來新的驚喜。
如今,我的腦海裡一直想起Come on get closer和Tonight tonight tonight……說不朗朗上口,才怪。呵呵。


6. The Reason:講到這首歌曲,不得不慎重下筆。沒錯,它是一首翻唱歌曲,而且曲齡一點都不長,相信很多人還是會有疑問:“有這個需要嗎?”是的,沒有這個需要。只是我個人一直都喜歡這首歌,正如當年的What About Now一樣,原創是很贊的,現在是換了自己的偶像來唱,帶來不一樣的感覺。
尤其,我喜歡Shane的演唱方式,由低至高,編曲呈獻重重的搖滾味道,其實是很舒服的。
這是一首好歌,我喜歡,但礙於支持原創的原則,我真的寧願它是B-Sides,這樣我比較可以光明正大的喜歡著。


7. Tell Me It's Love:
喜歡這首歌曲,儘管一開始是由Mark主唱,少了深情卻多了高昂的刺激感,可能更容易打入聽者的心。
驚喜的是歌曲中段出現Nicky獨唱的聲音,這是不錯的編排,因為上一張專輯完全聽不到Nicky和Kian的聲音,有點小失望,因為我一直覺得是時候做些改變,不至於太大,但可以多點嘗試,發掘四個人的強項,然後充分展現出來。至於這次Nicky的表現,我覺得很不錯,很驚喜!
無可否認,這是一首很豐富的歌曲,演唱會曲目應該少不了它。


8. I Get Weak:
一開始,Shane用一種哽在喉頭的傷悲嗓子唱著,心裡湧起很震撼的感覺。“I know it's not wise to leave myself so open ”、”And everything that's been keeping me together“這兩段的旋律,有點出乎意料之外,但反而令人對這首歌留下印象深刻。
中段副歌後出現Kian的低音,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轉折,特別是在“But”後突然由Mark接下去飆,利用這種反差呈獻歌曲,倒是Westlife專輯中少見的安排,我只能說:贊!


9. Before It's too Late:
Mark的獨唱,令我想起Talk Me Down一曲,雖然兩者風格迴異。但是我無法很客觀地評價這首歌,皆因Shane的歌聲在我心中已經無人能取代,加上我偏向愛好中低音(如陳奕迅類),所以它實在很難打動我。
(題外話,不知道怎的,總是想起What About Now裡的歌詞“baby before it's too late”,也許是情有獨鍾,哈哈。)


10. No One's Gonna Sleep Tonight:
不錯的一首舞曲,是我對這首歌的評價。沒有特別愛好,也不會覺得不好聽,就是沒有一股感動的心情。我發覺Westlife專輯的特點,就是在最後三四首歌曲通常比較“低調”,除非個人喜好使然,否則總是難令人矚目。在我心中,這首歌曲差不多是處於這樣的尷尬階段。


11. Difference In Me:
反反复复聽這首歌,不得不說這是我個人最愛的一首歌,尤其Shane以中低音呈獻這首歌,輕輕鬆松像夏天吹著的風,有點調皮地有點低音地,低低地反复呢喃著,就像一股性感的磁性嗓音在耳邊訴說著,完全融化我的心。
很少見的歌曲風格,也不曾聽過Shane唱過類似歌曲,所以特別驚喜,相信是製作人特別為他打造的獨唱曲,那種哽在鼻喉間的聲音,很像早期的Shane,很可愛。
另外,比較起洩露歌曲<Beautiful in white>的假音和高亢唱法,兩者算是各有千秋,完全不一樣的Shane獨唱歌曲。


12. Too Hard  To Say Goodbye:
當編曲音樂一響起,瞬間有You Raise Me Up的錯覺,一種很經典Westlife歌曲的感覺油然而生。當然,歌曲意義在於這是Kian和Nicky為逝去父親所寫的緬懷歌曲,令人覺得很感動,特別是歌詞的部分,句句令人心疼——too hard to say goodbye。
此類四個人輪流唱的分配可謂恰到好處,很用心的一首歌,相信會成為Westlife心中經典。另外,
我覺得Kian的聲音很贊,Nicky則有刻意修飾其沙啞聲,來表達懷念之情的可能性,令人聞之動容。(只是不知為何,當時即刻錄製的Please Stay,卻一直比這首原創歌曲更能讓我全身其雞皮疙瘩。)

3 comments:

Hear Angels said...

小孩...
你这也...
太厉害了吧?

ID said...

掌聲、掌聲、掌聲、掌聲、掌聲、掌聲!

Kid said...

@ID:謝謝謝謝!騙吃騙吃啦!
@Angel:我是WL痴,長不大的小孩嘛!嘻嘻

Post a Comment